灵感,一个创意突然在脑子里出现。
灵感是个好东西,它是怎么来的?很容易来吗?亦或可遇不可求?
艺术家徐冰,就是用建筑废料创作《凤凰》雕塑的那位,曾探索灵感的来源。
他为此记笔记。
比如,在产生某个想法的时候处于什么样的状态?周围环境是怎样的?得到这个想法之后,思维又是怎样发展的?等等。
记了一段时间后发现:
灵感的出现,取决于脑子里对于某个问题的关注度到底有多强。
如果人在一段时间里,一直在琢磨某件事,灵感往往就会出现。
如果没有这种思维的紧张感,以及思考问题的紧迫度,灵感就不会来。
稻盛和夫,也曾讲述过灵感的出现过程,完全印证了徐冰的说法。
京瓷株式会社在研制一款新型陶瓷,需要有非常严格的平整度。
但这款产品放在炉中烧制时,“不是这边翘就是那边曲,好像烤鱿鱼一般,样子十分难看。”
多次改进、多次试验,却始终不解决问题。
事情陷入僵局。
稻盛和夫每日苦思冥想,他守着实验炉,不时地打开炉上的窥视孔仔细观察。
他一次次看到,产品随着温度升高便开始翘曲,完全无视主人的殷切期望。
“拜托了,不翘起来行吗?”稻盛和夫无法忍耐了。
但看着看着,这种强烈愿望让他突然产生一种冲动:想把手从孔中伸进去,从上面将其压住,校正它的翘曲。
炉内的温度一千几百度,手当然伸不进去。
但是,“从上面压住”这一刹那的冲动给了他解决问题的灵感。
只要在产品上面用耐高温的重物压住,就能烧制出完全平整的合格品。
问题解决了。
灵感的产生不会凭空而来。
它产生的原动力,是抱着强烈的愿望,不间断地、强烈地、透彻地思考,然后出现的。
—END—